蘋果(Malus pumila)在宗教與神話中象徵神秘的果實,甚至是禁果;在童話故事中,為邪惡皇后給白雪公主所食之毒果實;在現今,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人見人愛、帶著馥果香的水果。
蘋果的香甜氣味廣泛地運用於餐食以及飲品,除了常見果汁也被完善地運用在製酒工藝。
「西打酒(Cider)」是蘋果最早做出的酒類調配物,雖然確切起源無從考證,但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。西打酒利用蘋果汁發酵製成,其酒精濃度通常不高,因為蘋果本身含糖量低,酵母菌以糖為食,而後轉化成酒精及二氧化碳,當酵母菌把糖吃完,沒有了食物就會死亡,最後發酵的西打酒酒精濃度約4-6%。在美國會稱西打酒為硬西打(Hard Cider),以便區分沒有酒精的蘋果汁——西打(蘋果西打)。
蘋果西打(Apple Cider)則是由蘋果製成的未經過濾且不加糖的非酒精性飲料,又被稱作甜西打、軟西打或西打,而說到蘋果西打,大家最先聯想到的不外乎就是大西洋飲料製造的「同名」飲料蘋果西打了吧。
蘋果具有香甜而濃郁的芳香,它的芳香成分高達300種以上,主要包括酯類、醇類、醛類。構成蘋果香氣的主體成分為乙酸異戊酯(Isoamyl Acetate),這種成分聞起來你會感覺又像梨和香蕉,這不是你的錯覺,因為它其實同時存在於這些水果中,甚至製作巧克力的可可豆中也有它的蹤跡。而乙酸異戊酯常被運用在食品香精製造,它可以調製的味道範圍很廣泛,像是草莓、菠蘿、葡萄等味道。
除了乙酸異戊酯,有一種被稱作蘋果油的化合物——戊酸戊酯(amyl valerate),如同他的別稱,它具有明顯的蘋果特徵香氣,是蘋果香精常用的成分之一。